•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海阔天空 奋发有为(大湾区 大未来)——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报道

2021-05-19 16:32 来源:人民日报 张毅 王尧 程龙 林小溪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深圳湾公园里、香港维多利亚港湾旁、澳门大三巴牌坊前、广州“小蛮腰”下……五四青年节当天,《我和我的祖国》这一共同的旋律在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地标前响起。青春的脸庞充满朝气,湾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湾区青年通过快闪表演唱出自己的爱国热情,也唱出对大湾区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广大港澳青年不仅是香港、澳门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建设国家的新鲜血液。港澳青年发展得好,香港、澳门就会发展得好,国家就会发展得好。要为港澳青年发展多搭台、多搭梯,帮助青年解决在学业、就业、创业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创造有利于青年成就人生梦想的社会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对港澳青年寄予殷切期望,对港澳青年的未来发展牵挂在心。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深入推进,为港澳同胞尤其是青年开辟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越来越多港澳同胞在大湾区开启了奋发有为的新篇章。

  创新创业,“湾区梦”落地生根

  天朗气清,站在深圳前海世茂大厦45层观景台远眺,前海深港合作区工地上一片忙碌景象,10公里外的香港清晰可见。

  位于世茂大厦36层的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简称“来画”),目前在深圳的120人团队中,香港同事占比近三成。在英国伯明翰大学读大四的香港青年廖智鹏在这里实习,“我计划毕业后来深圳工作,所以就先到来画实习。”廖智鹏细数着深圳吸引他的地方,“深圳新兴产业多,机会多,居住环境好,身边的人都很友好;来画扁平化管理,发展空间大;在这里实习还有交通补贴、住房补贴……”

  “很多从事设计行业的香港青年非常愿意来深圳发展,我们今年计划通过‘前海港澳青年招聘计划’招聘超过100名港澳青年,过去3个半月就收到800多份简历。”来画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魏博介绍,香港同事都受过良好的设计专业教育,在国际推广上能熟练使用英语,承压能力很强,是公司的得力干将。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发展各具特色,成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实习就业的沃土。近年来,针对港澳青年到内地就业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越来越完善。政府网站公开数据分析显示,2019年2月至今年4月,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已陆续出台231部涉粤港澳大湾区相关政策文件,其中就业创业占比23%,是关注度最高的领域。

  澳门大学法学院毕业的澳门青年何智伟在中山开启自己的创业之路。“中山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区位,创业成本低,创业环境好,市场商机大。”入驻中山之前,何智伟做了一番详细的市场调研,这里有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为港澳青年提供包括工商注册、财税代理、法律咨询、创业辅导等在内的“一站式”创业服务。“我自己准备了启动资金,其他几乎是零成本,中山提供了创业补助和免费的办公场地。我们还可享受当地的社保、医保。”何智伟在中山买了房,“相比澳门,中山的房价很实惠,而且只需要坐20多分钟轻轨就可以回到澳门。”

  眼下,像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一样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的平台在大湾区已经遍地开花:在广州南沙,“创汇谷”粤港澳青年文创社区聚集着74个港澳青创团队;在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已累计孵化创业团队共356家,总融资金额超15亿元;在珠海横琴,澳门青年创业谷风生水起,累计孵化433个项目,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0家……一家家创新创业基地,孵化出一个个创业计划的同时,也孵化着港澳青年的“湾区梦”。

  香港青年陈贤翰在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收获了个人事业的成功。在自己的创业公司平稳发展后,陈贤翰与广州市天河区政府共同建设天河区港澳青年之家总部创业基地并担任总经理。短短3年时间内,陈贤翰已经接待上千名港澳青年,为他们在内地创办企业提供了不少帮助。“粤港澳大湾区成就了我的现在、开创了我的未来。我也会继续帮助港澳青年了解大湾区,在大湾区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陈贤翰说。

  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逐渐形成

  “这里的慢生活让我着迷,下班后可以去海边走走,周末可以去古城享用美食。”刚到深圳市大鹏新区工作不久的香港女孩张心怡已经深深爱上了这里。2019年底,她通过广东省2020年度选调生和急需紧缺专业公务员招录,成为第一批港籍公务员,目前就职于大鹏新区科技创新和经济服务局。

  “当时看到消息,觉得机会不错,就想挑战一下自己。”张心怡说,首次招录港籍公务员,其中的政策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事实上,自2019年以来,广东已多批次定向港澳人士招录公务员,港澳居民在大湾区内地城市当公务员已不稀奇。2020年6月,广东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试行)》,首批1万多个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面向港澳居民开放;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办法》,符合条件的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可以从事一定范围内的内地法律事务;2020年《珠海经济特区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在横琴新区执业规定》出台,港澳旅游从业人员可在横琴新区执业……截至目前,广东省在医师、教师、导游等8个领域,以单边认可带动双向互认,港澳专业人士在大湾区内地城市便利执业已成常态,相应的政策配套也越来越完善。

  打开“粤税通”小程序实名认证登录,在“房屋买卖”模块补充证件号码,办理申报并缴纳税费……“很方便,不到10分钟就搞掂。”澳门居民梁女士不久前在珠海横琴新区购买了一套新房,并通过手机完成了契税缴纳,“以后身边的人如果有需要,我都可以教他们怎么做了。”

  “目前,澳门居民购置横琴物业占比达到四成以上。”珠海横琴新区税务局副局长容梅介绍说,“经过技术攻关,并与不动产登记部门协调对接,现在港澳人士购买一手房可实现全程线上自助缴税。”除了线上办理购房缴税,港澳居民还可“足不出境”线上办理珠海社保业务。截至2021年2月,在珠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港澳居民超过2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港澳居民超过3万人。

  随着粤港澳三地融合发展不断深化,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逐步形成,大湾区内地城市也逐渐成为许多港澳老人养老的首选之地。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2020年的资料表明,约有9万名65岁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正在广东生活。

  一头银发的欧阳良来自香港,今年已经87岁,每天都要围着养老院跑几圈。他就是众多选择在江门市幸福四季家园养老中心养老的港澳老人之一。欧阳良说:“这里环境好,空间大,跑步很舒服。”

  “江门于2016年被国家确定为首批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目前全市101家养老机构全部配备了医疗服务,医养结合覆盖率100%。”江门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将充分利用大湾区建设的良好机遇,因地制宜,把江门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的养老基地,为港澳同胞提供更有保障、更高质量的养老服务。

  同根同源,人文湾区绽放生机活力

  “横亘珠江连两岸,一桥飞架伶仃洋……”气如洪钟的粤韵唱腔从广州粤剧艺术博物馆小剧场传出来,82岁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传承人梁锦麟演唱的是全球微粤曲大赛获奖作品《一桥飞架伶仃洋》。

  2009年,经粤港澳三地联合申请,粤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近年来,粤剧越来越成为粤港澳三地相互交流的重要纽带。“粤剧是在粤港澳大湾区诞生、发展的地方剧种,见证着大湾区文化的血脉相连。我们要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必须共同传承和弘扬一流的传统文化。”广东粤剧促进会会长倪惠英说,“把粤剧艺术传承好、发展好,助力建设大湾区的共同精神家园。”

  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成为三地共通的文化语言,彰显出大湾区人文精神的独特魅力,也为三地文化产业交流合作开拓出新的空间。

  清晨,上百匹来自香港赛马会的顶级赛马呼吸着广州从化的清新空气,在草地上自由驰骋——这里是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群山环绕的广州从化依托优越的自然环境,与香港赛马会联手打造赛马产业,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同样感受到人文湾区魅力的还有香港95后青年球员陈俊乐。“加盟广州富力队两年多,中超比赛很接近我在中国香港队踢国际赛的快节奏。”为了在2021赛季中超联赛上有更好的表现,前阵子陈俊乐正忙着给自己安排加练,他说,随着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包括青年足球交流赛在内的三地体育交流活动更加频繁,希望更多香港球员把握机会、提升自我。

  骑楼、瓦脊等岭南建筑错落有致,港澳老字号、特色文创店镶嵌其间……佛山岭南天地传承了岭南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成为佛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旧城改造的鲜活样板。李国铭和叶伟俊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他们就在这里经营着一家特色餐饮店。“我们2016年来佛山旅游,被这里的历史文化风貌吸引,几次调研后发现当地政策扶持到位、消费能力强,便毫不犹豫地从香港来佛山创业。”如今,两人创立的“叁元素”餐饮品牌门店已经布局到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等大湾区城市。

  从威震南粤的东江纵队到东湖旅店粤港秘密大营救,从激励图强的东莞虎门炮台到传扬国际的李小龙传奇,从味道鲜美的广州艇仔粥到鲜滑柔软的澳门葡式蛋挞……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无不诉说着大湾区血脉相连的历史文化渊源,湾区人文精神内涵也在融合发展中不断丰富。

  2020年12月,《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出台,为大湾区文化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发展路径。该规划研究编制专家组组长刘伟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将会成为世界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也是当下中国与世界进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平台。

  共建共享,为建设一流湾区贡献力量

  深圳河由东向西一路奔流,汇入伶仃洋,如同一条脐带连接着深圳与香港,见证彼此血脉相连。深圳福田区南部与香港接壤的地方,有了一个新名字——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

  小地方有大作为,孕育着大希望。这片只有3.89平方公里大小的地方,是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重要平台,也是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一个支点。

  乐毅文化体育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朱隽文就是众多看好这片合作区的港澳人士之一。1997年,16岁的朱隽文参加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他至今还记得滂沱夜雨浇不灭的那满腔激动与自豪。如今,他的人生又迎来一个新的历史节点,“大湾区建设,我们港澳青年作为生力军,重任在肩,更应在历史长河中找准自己的定位、担起时代使命。”2020年,朱隽文的创业团队入驻深圳河畔的香港青年福田创新创业社区,他的创业梦在大湾区开花结果。

  在深圳前海,在广州南沙,在珠海横琴……一批粤港澳深度合作平台建设不断推进,一个个创新发展引擎全力发动,许许多多像朱隽文一样的港澳青年看好大湾区发展前景,意气风发投身大湾区建设,参与和见证着大湾区日新月异的变化与进步。

  香港80后创业者谢智衡的目标是为建设健康湾区贡献自己的力量。在香港数码港创立企业,在深圳和东莞发展壮大,谢智衡的“妙智科技”产品已经落地60多家医院,为医生提供量化的手术参数和引导系统。“我希望尽自己所能为大湾区、为中国做出满足需求的、性价比高的医疗器械,助力国内医疗水平提高、成本降低。”谈及粤港澳大湾区美好前景,谢智衡充满信心:“希望我刚出生的小孩能为生活在大湾区而感到骄傲。”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寄语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时说,希望香港澳门的年轻人,在粤港澳大湾区这样好的发展平台上更好地发挥作用。

  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张云飞在珠海创立了一家无人船艇企业,构筑起世界领先的无人船艇自主创新技术体系,他说:“湾区青年要做大湾区发展的中坚力量。”

  80后香港青年黄惠铭放弃舒适工作,在东莞打造绿色田园综合体,他说:“希望把自身所学和优质资源带到大湾区,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贡献青年力量。”

  90后香港女孩梁安莉扎根贵州山区种花,帮助当地农民脱贫,助力乡村振兴,她说“希望带动更多的大湾区青年了解国家所需,贡献自己所长。”……

  一批批港澳青年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和使命前,主动抓住机遇,发挥自身优势,为建设国际一流湾区挥洒汗水,贡献力量。

  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高校纷纷布局大湾区内地城市,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开工建设,大湾区高等教育建设驶入快车道;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澳门轻轨延伸横琴线正加速推进,深中通道进展顺利,“轨道上的大湾区”加快落子;粤剧艺术博物馆粤韵悠扬,经活化改造的永庆坊、南头古城、大鹏所城等文化街区焕发新的魅力……

  太阳跃出海平线,清晨的阳光播撒在大湾区这片热土上。一个拥有巨大活力和竞争力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正加速形成。越来越多的港澳同胞特别是青年认识到:海阔天空,奋发有为!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