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委员战疫提案如何助力决策?提案委主任李智勇:接收当天转送部委

2020-05-18 13:26 来源:南方都市报 潘珊菊

  本期人物

  李智勇,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扬州人,现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主任。 曾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原人事部副部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正部长级)。

  十三届全国政协三次会议将于5月21日召开。一直有中国“智囊团”称号的全国政协,在5个多月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来自社会各个领域的全国政协委员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智力优势、联系广泛优势,为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大考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政协委员如何议政?他们的提案如何高效转送到部委助力科学决策?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主任李智勇接受南都独家专访时提到,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感染范围最广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全国政协积极引导和调动委员多提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

  从1月26日收到第一份跟疫情相关的提案至三次会议召开前,提案委员会已收到400多件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最多一天收到21件。

  李智勇介绍,在这期间,提案委建立提案工作“快速通道”,对有关疫情防控以及其他时效性较强的提案及时分类处理,并根据提案内容和建议确定参阅部委,报批后当天就发函到有关部委,实现当天接收当天送阅,确保提案日清日结,不延误“战机”,第一时间发挥提案的作用。

  谈委员“云”议政

  移动履职App及时上线新功能,可直接讨论并提交提案

  南都:受疫情影响,全社会都在鼓励零接触的“云交流”。全国政协提案委两会前面临大量提案梳理工作,如何和委员互动?

  李智勇: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充分发挥“线上”优势,减少面对面交流。委员们通过“移动履职”APP网络议政平台建言献策,实现了“云”议政。

  今年1月,全国政协委员移动履职App提交提案功能上线,委员在App上可运用互动讨论提案内容、查询以往提案、修改提案草稿、在线联名、提案提交、提案办理状态查询等功能。

  其中,在线联名提案,本人只推送需其他委员联名或其他委员发送需本人联名的提案。提交联名提案后,系统会给被联名人发送消息,被联名人在“消息”页面可查看联名通知消息、联名提案详情,操作是否同意联名该提案。

  在提案讨论方面,移动履职平台APP可以创建本人提案讨论群,征求其他委员对本人提案的建议,或参加其他委员提案的讨论。提案讨论群可在“提案讨论”查看讨论群列表。点击具体的讨论群可查看群成员、邀请人,加入群聊。

  在此次疫情期间,我们鼓励委员们通过委员移动履职平台APP提交提案,拓展网上委员履职的提案服务功能。通过对APP上的提案梳理,我们专门整理出数十个有关疫情防控的选题,这些均在提案综述中呈现,并报全国政协领导同志以及转送有关部门。

  谈疫情防控履职

  已收涉疫提案400多件,建快速通道第一时间送有关部门

  南都: 全国政协很多委员都是各行各业佼佼者。疫情期间,如何发挥委员的智囊作用、参与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疫”?

  李智勇:2019年底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控制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一定冲击。全国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个领域,具有智力密集、联系广泛、实践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突出的独特优势,在应对国家突发公共事件中往往能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和办法举措。

  为有效应对疫情,全国政协积极引导和调动政协委员围绕科学应对、有效化解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建言资政,多提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战略性的建议,一起投身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南都:委员们提交了多少涉疫提案?疫情之下,怎样尽快让来自“智囊团”的建议发挥作用?

  李智勇:我们收到第一份跟疫情相关的提案是1月26日,最多一天收到21件。截至目前,提案委员会已收到400多件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提案。

  为了更好发挥提案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2月13日,提案委员会响应医卫界委员的倡议,迅速制定《关于积极响应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倡议书>的举措》,就建立政协提案工作“快速通道”、做好十三届三次会议大会提案工作做出部署,要求围绕疫情防控主动做好提案征集工作,对涉及疫情防控的提案及时分类处理,第一时间以参阅件形式送有关部门,并纳入提案审查程序,确保所提意见建议发挥作用。

  同时,我们对有可行之言、管用之计、务实之策的提案,以《重要提案摘报》、《政协信息》等形式及时报送,或以电话会议等形式开展提案办理协商,并拟按程序将涉及疫情防控且针对性强的提案纳入重点提案,组织开展重点提案督办,推动提案意见建议的采纳。

  提案委办公室工作人员对收到的提案及时进行分类,并根据提案内容和建议确定参阅部委,报批后当天就发函到有关部委,实现当天接收当天送阅,确保提案日清日结,不延误“战机”,第一时间发挥提案的作用。

  谈委员战疫声音

  关注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部委专门来电致函反馈情况

  南都:400多件提案,主要关注疫情中的哪些问题?

  李智勇:通过梳理来看,提案主要分为加强疫情防控、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两大类。其中,涉疫情防控包括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健全统一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等方面。涉社会经济发展涵盖如何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精准复工复产和就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等方面。

  例如,在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方面,有委员从以下几点建议推动各项法律法规落地见效。一是要健全执法管理体制。明确《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等法律的执法主体与责任,建立各级地方政府及其主管部门监管权力清单与失职追责机制。二是要强化执法监督。各级地方人大不定期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加大对执法不力或违规执法行为的追责力度。三是严格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审批与检验检疫。短时间内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中长期完善立法和加强监管,降低公众接触不明来源病毒的可能性,对必须接触野生动物的行业和人群,加强疾病监控。

  此外,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方面,有委员指出我国目前群防群控“最后一公里”落实不到位,传染病救治能力不足。针对这些问题,委员提出全面建立社区“卫生员”制度,恢复和强化厂医、校医职能,解决群防群控“最后一公里”等建议。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人们的生活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压力。对此,委员们专门提出要及时做好心理援助工作。例如在疫后初期(3个月内)尽快开展情绪稳定性支持。在疫后中后期(3-12个月)开展系统性心理辅导,落实区域性危机压力评估等工作。同时要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救援服务体系。可以利用“互联网+”等技术提供线上信息援助服务,依托社区、群团和社会组织开展面对面线下援助服务。对于重点人群,要进行优先、单独的持续性心理辅导,而对于一般性群体,也要提供普遍性线上援助。

  南都:这些提案转交给相关部委后,效果如何?

  李智勇:提案送出后,中共中央组织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科技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有关部门办公厅(室)分别通过电话向提案委员会办公室反馈了情况。特别是生态环境部专门就委员《关于有效遏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蔓延势头的提案》,致函提案委员会,详细介绍了生态环境部在疫情防控特别是医疗废物处理方面开展的工作和提案建议发挥的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委员深化了对政策的理解,增进了对有关部门工作的了解,达到了凝聚共识的实效,也展现了提案的力量和价值。

  谈提案质量

  去年全国政协会议提案数减少247件,但质量有提高

  南都:您去年接受南都专访时谈到,提出提案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与其数量多,质量一般,没有效果,不如每年集中精力提1-2件高质量提案。一年过去了,政协在提案质量方面有哪些变化,“凑数提案”还存在吗?

  李智勇:一直以来,在注意保护和发挥政协委员积极性、鼓励多提提案的同时,全国政协把提案质量视作提案的生命。过去一年,我带头接受媒体专访,推动委员主动发声,提倡有提案意愿的委员每年集中精力提交1-2件高质量提案。

  通过多番努力,去年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113件,比一次会议减少了247件,改变了近几届二次会议都比一次会议提案数量增幅较大的“惯例”,同时提案者的覆盖面也有所扩大、提案质量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过去一年的重点提案督办更加深入。我们把工作链条向办前和办后延伸,探索全过程督办。主要是督办前主动到提案承办单位上门协商;督办中更加突出问题导向,聚焦主题安排活动;督办后加强持续跟进,座谈了解办理情况。

  比如,全国政协领导率队开展关于充分发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综合效益的提案督办调研。临行前,调研组改变了在政协机关听取专题情况介绍的惯例,采取到提案承办单位走访的方式,由委员、提案者代表带着具体问题和建议做面对面的探讨交流,更加充分地了解办理的实效如何。

  南都:政协委员很关注自己提案中的建议是否能得到实质性落实。去年,全国政协提案委专门走访了农业农村部、文旅部等提案承办单位,走访有何成效?

  李智勇: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而是参政不行政、建言不决策、监督不强制的专门协商机构,主要通过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委员们提出提案要坚持质量优先,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努力实现从“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什么效果”转变。

  走访提案承办单位是全国政协提案委员会深入开展提案办理协商、推动提案办理落实的重要经验和有效形式,也是充分发挥提案民主监督作用、推动党和国家重要决策部署落实落地的积极探索。

  过去一年,全国政协领导带队走访文旅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赖明、戚建国副主任分别带队走访农业农村部、司法部,并召开座谈会,了解办理情况,推动办理落实,开展民主监督,听取意见建议。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李力、局长焦红等领导分别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走访还邀请了提案委员会部分委员、提案者代表参加,为提办双方充分协商搭建了平台。委员们当面了解提案所提建议的采纳范围情况及有关部门办理提案的考虑,部门的领导进一步听取委员意见建议,达到了增进理解、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目的。

  谈提案办理

  要求提案答复开诚布公,不搞文字游戏

  南都:去年政协提案委员会在提案工作方面有哪些创新?

  李智勇:去年我们不断开拓进取,实现了七个“首次”。

  一是首次系统提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中共中央和全国政协关于做好新时代提案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的系列举措。提案委员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特别是关于提案工作重要论述,形成《人民政协提案工作70年》和《做好新时代人民政协提案工作》两个重大理论成果。

  二是首次评选表彰了有影响力的重要提案。这是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系列重要活动之一。评选表彰的100件有影响力的重要提案,彰显了人民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展示了提案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价值。

  三是首次由全国政协主席领衔督办重点提案。去年汪洋主席主持召开了“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12位提案者代表与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协商探讨形成共识。

  四是首次开展年度好提案评选活动。经推荐、初评、审定等环节,有60件提案入选,并通过人民政协报、全国政协网站、委员移动履职平台等渠道公布,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导向的时效性,更好发挥了表彰的示范引导作用。

  五是首次建立专项小组抓工作落实机制。2019年初我们提案委成立了党建工作、制度建设、信息技术应用、平时提案审查、重点提案督办5个专项工作组,实现了全年工作计划的全面完成。

  六是首次探索实现重点提案全过程督办。前面我们提到过,主要是把重点提案督办工作链条向办前和办后延伸,探索全过程督办。

  七是首次探索加强平时提案办理力度。过去一年,我们先后召开5次平时提案审查小组会议,形成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平时提案审查工作的考虑》。截至去年12月10日,共收到平时提案375件。

  南都:目前各个承办单位对政协过去一年的提案办理答复情况怎样?如何做到“一纸复文不是提案办理的终结”?

  李智勇: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提案办复率达到100%,很多承办单位建立了提案跟踪台账,对于当年没有落实的提案,进行持续跟踪督办。承办单位结合工作重点,确定重点办理提案,邀请提案者参加相关调研、会议活动,共同推动意见建议落到实处。

  在完善提案办理工作制度中,我们推动提案承办单位完善重点提案办理工作机制,督促提案承办单位对政协确定的重点提案进行重点办理,通过实地考察、座谈协商、专题调研等方式,对提案涉及的问题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确保重点提案办出实效。同时,组织提案承办单位开展加强提案办理内部运行机制建设方面的交流。

  在答复提案过程中,我们也要求承办单位注意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做到“吃包子一口咬到馅”;要注重个性化回复,问有所答,答有所依,不能套模版、抄通稿。与此同时,督促提案承办单位加强对提案内容的分析研究,认真采纳合理意见和建议,凡是有条件解决的,集中力量尽快解决;因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的,制订计划,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秉持开诚布公的态度,不能解决就告诉不能解决,不要搞文字游戏。

  金句

  1、我们收到第一份跟疫情相关的提案是1月26日,最多一天收到21件。对收到的提案及时进行分类,并根据提案内容和建议确定参阅部委,报批后当天就发函到有关部委,实现当天接收当天送阅,确保提案日清日结,不延误“战机”。

  2、通过多番努力,二次会议共收到提案5113件,比一次会议减少了247件,改变了近几届二次会议都比一次会议提案数量增幅较大的“惯例”,同时提案者的覆盖面也有所扩大、提案质量有所提高。

  3、在答复提案过程中,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做到“吃包子一口咬到馅”。凡是有条件解决的,集中力量尽快解决;因条件所限一时难以解决的,创造条件逐步解决;秉持开诚布公的态度,不能解决就告诉不能解决,不搞文字游戏。

  采写:南都记者潘珊菊 实习生王佳欣发自北京

  摄影:南都记者黎湛均

 

编辑:陈雨昀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