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于都: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2019-06-12 07:36 来源:南方网 卞德龙

江西于都县铜锣湾村里有口“革命井”,至今还在服务当地村民。全媒体特派记者 卞德龙 摄

  6月1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长汀、宁化举行。

  于都是万里长征集结出发地之一。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革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8.6万人集结于都,开始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都全县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8人。

  6月11日,记者走进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和铜锣湾村,寻访当地村民的红色记忆。

  寒信村

  村民召集邻里 为红军打草鞋

  寒信村75岁的老人肖南斗有一套“传家宝”——一条长凳和一个草鞋耙。这套草鞋工具祖传三代,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若说起它们“最繁忙”的时期,则要追溯到85年前了。

  寒信村距于都县城30公里,地处梅江寒信峡口。梅水从北蜿蜒穿过寒信峡,恰如一条白纱带回荡在青翠葱绿的山峡之间,绕过寒信村落。1934年,红一军团二师曾短暂在寒信村驻扎。

  红军来了,肖南斗的父亲肖昌传忙活起来。原来,编草鞋是肖昌传一家重要的生计,“卖了草鞋换油盐”。而草鞋涉水方便,爬山更能防滑,肖昌传便打算做些草鞋,送给红军。

  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一天最多只能做5双”。为此,肖昌传又喊来5名亲朋、邻里帮忙。就这样,仅仅六七天的时间,他们便赶制出200双草鞋。

  不仅是寒信村,在当时的于都,“打草鞋、送红军”成为许多村子里常见的画面。1934年9月8日,《红色中华》报刊发报道《募集廿万双草鞋慰劳红军》,号召苏区群众在10月10日前完成10万双草鞋,“不要使一个红色战士赤足作战”。于是,“家家户户做草鞋”,群众背着打好的草鞋赶到于都河边,送给途经的红军战士。

  如今,祖传的草鞋耙已经泛黑,却成了肖南斗最心爱的“宝贝”。“看到它,仿佛又看到当年13岁时,父亲教我编草鞋的情景。”肖南斗说。农闲时,他还会坐在祠堂里编草鞋——拉紧绷在草鞋耙上的4根麻绳,将一根根金黄的稻草插进麻绳搭成的网格中。老人的双手看上去粗糙,但稻草在他手中轻巧翻飞,不一会,一双草鞋已然成形。

  “村里年轻人都不会编草鞋了,我继续做下去,就是为了展示给大家看,让孩子们不要忘记红色年代。”肖南斗说。

  铜锣湾

  一口“革命井” 至深军民情

  同在段屋乡的铜锣湾,因村庄坐落的地形像铜锣而得名。这个地方不大,却在中国革命史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36年,最早关于中央红军长征的专著《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记》,清清楚楚地标明红一军团长征出发地点为铜锣湾。铜锣湾也就成为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零起点”。

  铜锣湾村里有口“革命井”,至今还保存完好,是村民洗衣洗菜、喂牛灌溉的水源。72岁的老人刘志俊,常把“革命井”的故事讲给村里的孩子听。

  1934年10月,红一军团接到命令,向于都境内移动,于11日到达段屋、宽田地区。红一军团15师从石城撤离战场,于12日到达集结地域。军团部驻地就在铜锣湾,全军团在此休整补充6天。

  “虽然只有短短几天,但是红军战士纪律严明,还帮助村民挑水劈柴。”刘志俊说。

  从父亲那里,刘志俊听说了“革命井”的故事。

  原来,当时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和一处山泉水源,村民用水常遇困难。红军得知后,便和村里商量,找合适的地方挖一口水井。说干就干,战士和村民们合力,经过勘察,很快便在两个宗祠之间挖出一口水井。为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支持和对红军的爱戴,村里决定,就将这口井命名为“革命井”。

  尽管几天之后红军战士便踏上了漫漫征途,但这口“革命井”,却成为军民鱼水情深的最好见证。80多年后的今天,几经修葺的“革命井”仍然清澈见底,继续服务着铜锣湾村民。

  南方网特派全媒体记者 卞德龙 发自江西于都

编辑:李润芳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